徐峥和陈思诚事件,陈思诚徐峥年收入

首页 » 影视资讯 » 正文

在2021年最后几天里,中国电影诞生了一大惊喜和一大疑问。

这份惊喜与疑问来自于同一部电影,这就是《爱情神话》。

本片由徐峥监制和主演,导演是邵艺辉是编剧出身,这是她的电影处女作。

因此,《爱情神话》之于徐峥,就像《误杀》之于陈思诚一样,是一部扶持新导演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徐峥风格。

它的惊喜之处在于,电影一上映就口碑爆棚,豆瓣评分8.3分,成为年度口碑最好的国产片。(《雄狮少年》因眯眯眼事件已经从8.4分跌到了8.3分,且还有下降的空间)。

可让人疑惑的是,这样一部口碑佳作却遭遇了票房滑铁卢。

《爱情神话》上映5天票房才刚过8000万,而和它同期上映的《误杀2》票房已经突破7.6亿。

中国影视圈的演技派很多,但真正拥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却是凤毛麟角,其中最强的三人分别是:吴京、沈腾和徐峥。

其中吴京的号召力主要体现在主旋律大片,《战狼2》《长津湖》《流浪地球》就是最好的证明;

沈腾的号召力主要体现在喜剧片上,“含腾量”这个词的发明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而徐峥是最全面的,喜剧他有《泰囧》,悲剧他有《我不是药神》,主旋律他有《我和我的祖国》。

总和来看,徐峥是中国演员中票房号召力的第一人。

这就奇了怪了。

我们不是一直强调中国电影已告别流量时代了吗?好演员的春天已经来了吗?

为何《爱情神话》拥有徐峥这个票房灵药,本身口碑也足够硬,还聚集了马伊琍、倪虹洁、吴越、宁理等一批好演员,可票房却不行呢?

带着好奇,皮哥走进了影院,2个小时观影结束后,我心中的疑惑解开了。

01、

徐峥这次“冒犯”了观众,马伊琍、倪虹洁、吴越等8个主演角色,每一个角色看完,都让人血压升高。比郭敬明《晴雅集》的路人缘都差。

陈思诚早在去年的北京电影节上,他就预言道: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特质中的一个。

第一个特质是呈现强大的电影工业,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普通流媒体无法取代的。

第二个特质是影片故事能反映社会现实,能让观众产生共情,票房大卖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那种“情绪电影”。

我们把这两个特质套在《爱情神话》上,答案就出来了。

《爱情神话》是一部都市爱情轻喜剧,谈不上什么视觉特效,第一条肯定不满足。

接着看,一个电影能让观众产生共情,无非就是靠接地气的人物和具有普世价值的情感。

《爱情神话》是一部沪语作为主要语言的方言电影,片中的人物上海话、普通话和英文夹杂着说,这一点已经让它告别普通观众了。

而片中的人物呢,没有一个是底层人物,全部都是中产阶级,还都是大家很讨厌的那一类。

徐峥扮演的画家,上海土著、包租公、附庸风雅,油腻中年男。

马伊琍扮演的广告导演,嫁给了一个老外,生了孩子后被踹了,这就是网友们经常嘲讽的easy girl。

倪虹洁饰演的浪荡妇人,有个不洋不中的名字叫格洛瑞亚,她嫁给了台湾富商,两人搞的是开放式婚姻;

周野芒饰演的老乌,表面是跨国公司的经理,可私底下却喜欢吹嘘自己玩过多少女人,是女权重拳出击的对象;

黄明昊在片中演徐峥的儿子,浓妆艳抹,gay里gay气;

吴越在片中饰演徐峥的前妻,出轨,逼儿子相亲,为人强势;

马伊琍和徐峥在影片中的妈妈都是典型的老上海,势利眼,张口闭口十三点,一个以貌取人,把打扮寒酸的客人当做修理工;一个斤斤计较,害怕儿子再婚房子被分走了,怂恿儿子改房产证的名字。

许多人一看到这些角色的人设,血压已经上来了。

卖座的“情绪电影”基本都是用故事提炼出一个炽烈的情感点来触动观众,可是《爱情神话》呢,人物众多,事情驳杂,到了结尾好像还是一团乱麻,没有提炼出一个动人的点。

我算是看明白了,《爱情神话》压根儿就不是商业片而是文艺片,它对观众的态度不是讨好,而是冒犯。

这种冒犯激怒了普通观众,在文青小资遍布的豆瓣上,《爱情神话》的文艺腔调很受欢迎,可是在更能反映路人口碑的猫眼和淘票票上,它的评分分别是8.5和8.7分,郭敬明去年的《晴雅集》猫眼评分都有9.2分,可见它的路人缘有多差了。

02、

“带着污点野蛮生长”,徐峥已在陈思诚之外的另条一路上,越走越远

许多人不理解了,徐峥是傻了吗?他明知道如何讨好观众,如何收割票房,却自废武功,用一种拧巴的状态和喜欢他的观众们背道而驰!

徐峥和陈思诚的成名之路差不多。

两人都是演而优则导,都娶了圈内漂亮老婆,连成名作的拍摄方式也都差不多。

徐峥是把《人在囧途》的IP抢过来,打造了自己的“囧系列”,之后凭借《泰囧》成为影史票房冠军。

陈思诚也不遑多让,他的《唐人街探案》就是缝合的产物,他找来一批编剧,打着头脑风暴的名义盗走好的创意,再换一批编剧把这些创意缝合成故事,洗了一遍又一遍后,《唐人街探案》就被洗成了陈思诚的原创作品,之后开启了所谓的“唐探宇宙”。

两人都是带着污点野蛮生长,也都有着相同的病症:缺乏原创性。

陈思诚努力践行自己的那两条标准,他的《唐探》系列符合第一条标准,是套着悬疑外壳的视觉大片;他的《误杀》系列符合第二条标准,是套着悬疑外壳的亲情片。

陈思诚用商业的成功掩盖了自己原创性不足的缺点,我们都能感觉到,他的作品故事越来越不好看了,而现在他甚至直接摊牌了:“我不搞原创了,我直接翻拍经典”

陈思诚现在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业片导演,还在综艺《开拍吧电影》里和陈凯歌一起当导师,面对抄袭融梗传闻,他说时间会证明一切。

徐峥也面临类似的困扰。

徐峥是有一定原创力的导演,但是他的才华撑不起一部电影长片,他的电影常常是“有佳句无佳章”,《港囧》《囧妈》都是如此,

而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这样的拼盘电影里,徐峥刚好能扬长避短,才华用尽的时候,短片也刚好结束,就像少女的超短裙一样,长度刚合适,所以他的三部短片都保持了极高的水准。

可是作为一个导演,不能总拍10几分钟的小短片吧,“囧系列”结束后,他该如何转型去拍长片?

《爱情神话》这部影片就是徐峥给出的回答。

03、

徐峥“病了”,影片讽刺了影视圈哪些人,请对号入座……

许多人看完本片看不懂影片想表达什么。

其实《爱情神话》的主题根本不是爱情,而是电影的创作,徐峥在影片里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批判,影片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和现实中的他能一一对应起来。

徐峥在影片中饰演的老白是一个上海土著,而徐峥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电影里,老白自诩为艺术家,其实就是教一堆俗人画画的落魄画家,影片中老白教学生画模特,底下的学生画得千奇百怪,看似热闹,其实就是瞎胡闹;

电影外,徐峥是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也被人尊称为艺术家,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热闹背后的空虚。

电影里徐峥是个附庸风雅之徒,他跟着马伊琍去看话剧,结果自己看的睡着了;他在朋友圈写酸酸的臭诗,目的是吸引马伊琍的注意;他办画展,也是为了显摆自己。

他用这种花招成功吸引了马伊琍的注意,但深度交往后,他的世俗与肤浅暴露无遗,马伊琍果断和他分手。

而在现实中徐峥也是摇摆不定,时而故作深刻,时而接地气,比如《港囧》,最后非要用一种形式感很强的桥段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思考,结果适得其反;

后来他又回归传统,在《囧妈》里,他又把感情落在了俗套的母子深情上,观众还不买账,他整个人emo了。

影片中马伊琍表面上是徐峥的约会情人,其实是一位有欣赏力的电影观众,她去看话剧能看得痛哭流涕,她看60年代的意大利老电影能看得入迷,

徐峥附庸风雅成功接近了她,当交往后意识到徐峥的市侩与肤浅后立刻选择分手,这个情节代表的是徐峥在电影创作进入瓶颈期后被观众抛弃。

影片中的徐峥作为一个艺术家,却脱离生活,失去了对艺术的洞察力:

他和亲儿子是隔着窗户对话的,他被老婆戴了绿帽却没啥感觉,离婚后还当朋友来处,他和浪荡女有没有发生关系自己也是稀里糊涂,他对老乌口中的故事半信半疑,他对皮匠口中的哲理名言嗤之以鼻。他为了追求马伊琍,鸡贼的去讨好她女儿,反而被小姑娘识破了心机。

徐峥借用老白的身份,对现实中“病了”的自己,做了一次“大手术”。

过去徐峥的电影都是大白话,这次他使用大部分人听不懂的上海话,这代表他选择表达自我,不那么在乎观众听懂听不懂了。

过去徐峥电影里的笑点都很直接接地气(比如王宝强在《泰囧》里猛喝牛奶),而本片走的是轻喜剧路线,笑点只是点缀,且只会让人会心一笑,这代表他不再用最低层次的搞笑手法创作喜剧了。

过去徐峥电影里总是套用模板,用一个故事推理出一个大道理,可是本片却是一个大杂烩,

影片探讨了很多尖锐的社会问题:跨国婚姻、开放式婚姻、男孩娘炮化问题、艺术家的窘境、城市离婚率问题、一夜情、亲子关系、地域歧视、结婚房产证署名问题等等,

影片只是呈现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套用片中老乌的话说就是“要的就是这种混沌的感觉”。

影片最后,老乌之死让老白大彻大悟,他虽然还是庸俗之辈,但已经开始对艺术产生了敬畏。

在办画展时,他用手轻轻擦去了老乌名字上的浮尘;

在影片结尾,他召集所有亲朋,一起观看1960年代的意大利电影《爱情神话》,这也是这部影片的名字,它其实是一语双关,表面看是个庸俗的电影名字,实则是电影大师费里尼的代表作,可谓雅俗共赏。

影片中很多台词和场景都是双关,充满了对中国电影现状的批判。

比如老白的儿子说,现在的有些电影,明明是翻拍的,还假装不说。

比如老白的画展上,有路人嘲讽,明明是20年前的东西,还拿出来展览,丢不丢人!

比如老白,就是一个普通画家,却要拉大旗作虎皮搞所谓画展。

比如马伊琍对徐峥说,得不到就换条路走。徐峥问换条路能走得顺利吗?马伊琍说下坡路呀!

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它们讽刺了影视圈哪些人,各位自行对号入座。

04、

徐峥的曹操光脚迎接“许攸”

在《十三邀》里,徐峥坦言自己最想合作的导演是文艺片导演娄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怕娄烨看不上自己拍的商业片。

在《脱口秀大会4》里,他宣告自己已经是上海兰心大剧院的主理人,专心研究戏剧创作,巧合的是娄烨最新的作品就叫《兰心大剧院》,算是写给孤岛时期的上海的一封情书。

《爱情神话》里也有大量话剧的情节插入,这部剧也是浓浓上海味儿,可以看作是写给现代上海的一封情书。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上,当徐峥得知几个经典的作品出自编剧六兽之手时,他兴奋的跑到台上握着六兽的手,请求他加入自己的编剧团队,这场景像极了曹操光脚迎接许攸。

尽管其中有一定的综艺效果,但也侧面说明了,徐峥已经意识到原创故事对于电影的重要性了。

《爱情神话》的最后,老白一行人坐在沙发前,投影仪里播放着费里尼的《爱情神话》,一堆人看得昏昏欲睡,只有马伊琍聚精会神。

老白一边请大家欣赏经典,一边给大家张罗吃的东西。他没有隐藏自己的庸俗,但也勇敢表明了自己有一颗追求艺术的心,这份诚意感动了马伊琍,当晚她再次给他发送了约会邀请。

影片中,徐峥上演了爱情神话感动了马伊琍;影片外,徐峥也是用对《爱情神话》的致敬表明了自己转型的决心。

影片的彩蛋是徐峥和马伊琍的谈话。

徐峥问马伊琍《爱情神话》如何,马伊琍说:“刚开始节奏太快,后来慢下来就好多了。”

这其实也是电影迷对徐峥的期许,过去他的电影步子迈得太快,现在是时候慢下来了。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29jj.cn/artdetail-913.html
 推荐视频

鬼父

秋月孝三 秋月爱莉 秋月真理奈

隐形战队粤语

陈展鹏 唐诗咏 马国明 陈山聪 江美仪 刘颖镟 刘佩玥 张颕康 陈自瑶 欧瑞伟 邓永健 朱斐斐 胡诺言 郭子豪 伍乐怡 郑启泰 彭怀安 庄思明 董敬文 许家杰 吴家乐 杨证桦 容天佑 赵希洛 阮浩棕 李嘉晋 李尔晨 陈国峰 潘冠霖 利颖怡 古天祥 袁镇业 冯素波 邵卓尧

斗罗大陆

沈磊   翟巍   吴磊   陶典   程玉珠   黄翔宇

色,戒

梁朝伟 汤唯 陈冲 王力宏

海贼王

田中真弓 冈村明美 中井和哉 山口胜平 平田广明 大谷育江 山口由里子 矢尾一树 长岛雄一 池田秀一 古川登志夫 古谷彻 大塚周夫 津嘉山正种 草尾毅 大场真人 宝龟克寿 园部启一 柴田秀胜 中博史 阪口大助 竹内顺子 千叶繁 三石琴乃 挂川裕彦 堀秀行 田中秀幸 大友龙三郎 有本钦隆 大塚明夫 玄田哲章 小山茉美 土井美加 野田顺子 渡边美佐 野上尤加奈 林原惠美 水树奈奈 园崎未惠 西原久美子 久川绫 泽城美雪 池泽春菜 斋藤千和 神谷浩史 浪川大辅 森久保祥太郎 石田彰 高木涉 桧山修之 子安武人 

长月烬明

罗云熙   白鹿   陈都灵   邓为   孙珍妮   于波   耿業庭   黄馨瑶   郑国霖   黄海冰   李沛恩   刘敏   何中华   王一菲   肖顺尧   常鲁峰   张家硕   张芷溪   陈博豪   汪汐潮   李家豪   卢勇   徐美玲   王驾麟   岳跃利   曲尼次仁

霜花店

赵寅成 朱镇模 宋智孝 林周焕 沈智浩 鲁敏宇 李豊运

高校教师

真田广之 樱井幸子 赤井英和 京本政树 持田真树 峰岸彻 中村榮美子 渡边典子 黑田亞瑟 小坂一也

羊魔杀

凯恩·霍德尔 Kane Hodder Arielle Raycene Ellie Gonsalves Danielle Mathers Skyler Seymour

甄嬛传

孙俪 陈建斌 蔡少芬 刘雪华 李天柱 蒋欣 李东学 陶昕然 斓曦 张晓龙 蓝盈莹 孙茜 战菁一 张雅萌 杨紫嫣 陈思斯 万美汐 热依扎 李宜娟 赵秦 谭松韵 李佳璇 毛晓彤 颖儿 周子涵 马维福 王丽涵 杨淇 杨凯淳 唐艺昕 梁艺馨 田西平 秦一铭 邬立朋 赵千紫 刘柏廷 崔漫莉 李泓瑞 康福震 王文杰 孙渤洋 徐璐 赵海龙 田朴珺 张妍 沈保平 孙宁 刘钇彤

因为爱情有幸福

唐艺昕 陈伟霆 菅纫姿 李泰 徐申东 范春霞 梁田 冉旭 魏大勋

波浪啊波浪啊

赵雅英 张宰昊 朴贞昱 李敬实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