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有一首歌可以让你热泪盈眶,那一定是与青春有关。
那首填满我青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歌,就是来着香港著名的摇滚组合Beyond的《不再犹豫》。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同学梅子家里,那一年,我12岁。梅子给我启发很多,她说想冲破环境的影响,离开那个贫穷落后的山村,所以,她经常会一个人很安静地听歌,写日记。
她想让自己铭记理想,并为之奋斗。
在我眼里,梅子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就像一道光让我的童年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因为家里很穷,所以我第一次听到卡式录音机播放歌曲就是在妹子的家里。我所听的第一首歌就是Beyond的《不再犹豫》,我瞬间被动听的旋律吸引,好听的歌词让我沉迷。
歌词真的很励志,好像每一句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
后来,梅子给我讲Beyond的故事,我居然听哭了。
那是我第一次对理想有了概念,原来理想就是要奋不顾身地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地爱上。
而我那时候的理想,跟梅子一样,走出山区,看更广阔的世界,不想迂腐地过一生。
12岁哪一年,我刚好小学毕业。那时候,村里很多同龄的小伙伴都因为家穷,而无法再继续上学。
特别是女孩,因为重男轻女的风气,她们早早地被迫辍学回家了,又或者她们早已经接受了所谓命运的安排。
那时候,我特别害怕被辍学,像同龄的小女孩一样,回家做个放牛娃,然后就早早地嫁人,生子。
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母亲多次提出不让我上学了,她总是说,家里太穷了,要回来帮忙减轻家庭的负担。
我每次听母亲这么说,都大哭大喊,我骂她偏心,像无数办法反抗,就是想继续读书。
有一次,还爬到很高的树上,威胁她说:“如果不让我上学,我就从树上跳下来。”
母亲听了又急,又气。
她也很害怕我真的跳下来,所以只能答应我,继续让我上学。
我虽然谈判成功了,但是母亲依旧还是有不想让我上学的想法,因为在她眼里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读书多也没有用。
其实,母亲也是受她父母的影响,所以这种世世代代传递的负能量才是最大的毒瘤,侵蚀我们的思想。
因为村里跟我同龄的小女孩,全部都回家帮父母干农活了。她们的未来,就是到了16岁,就托人找个工厂,让她们打工几年就嫁人。这是,我们那个地方大部分女孩的一辈子,她们好像已经习惯了,所以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这种安排。所以,母亲也觉得我也应该过这样的生活。
被世俗所累,是我们失败的开始。
可是,我特别不希望自己像她们一样,过着一眼望穿的生活。
所以,我像疯子一样,努力地学习,毫不犹豫地反抗着来着命运的安排。
那句“只想靠两手 向理想挥手,问句天几高 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一直激励着我,我就是那个想靠自己双手向理想招手的女孩。
《不再犹豫》这一首歌,还教会了我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未来是受许多不同的瞬间的影响的,所以,每一个我们在梦想前犹豫的瞬间都会瓦解我们的理想,改变我们生命的轨迹。
那一年,我和梅子都上初三了,准备迎接升高中考试。
梅子突然告诉我,她不想参加升中考试了,后来她就一天天地放纵自己,不按时上学,不参加考试,最后连中考都没有参加。
我很郁闷为什么她会变成这样。
后来才知道,她因为受堂姐的影响变得自暴自弃,她无力逃脱那个环境对她的影响,后来也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生命中的许多瞬间,会因为一时的犹豫了,就将我们打回原型。
跟村里的许多姑娘一样,梅子18岁就结婚生子了。
记得大三的时候,见过她一面,她已经是2个孩子的妈妈,脸上写满了沧桑,背已经微驼,可以看得出来她被生活折磨得很疲惫。
她看见我,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说:“你很棒,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里了。”
我沉默不语,冲上去抱着她。
不知道为何,我感觉她想挣脱出我的拥抱,似乎她已经心里默认了,我们从此就是路人了。
作为昔日的好友,她似乎不愿意祝福我,甚至还想跟我划清界限。这是她的悲哀,是那些像她一样妥协的人的悲哀。
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想起当年,如果她没有放弃中考,一直坚持读完高中,参加高考,她也许跟我一样上了大学。
曾经,我们以前信誓旦旦地说要离开那片山村,逃离落后思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每次,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都听《不再犹豫》,是它一次又一次地激励我前行。
在梅子放弃学业的那段日子里,我曾经很失落,感觉生活失去了主心骨一样。每次回到村子里,许多大人都笑着说我不要在读书了,会读傻的。我想找梅子倾诉,但她已经越来越远。
人生不易,因为选择总是不止一种,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舒服的路好走,却不知那早已经铺满陷阱。
生活总是有创伤,它们从不退让和回避,只有我们内心坚定,才会有打不死的信心。
打败我们的从来都不是生活,而是我们自己。